2025年7月28日、29日,朝鲜中央通讯社连续刊发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的妹妹、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副部长金与正的谈话,两次谈话分别针对朝韩关系和朝美关系新动向。

在针对朝韩关系的谈话中,金与正对韩国新总统李在明一系列缓和半岛紧张局势的举措评价不高,称韩方幻想朝韩领导人对话是“做白日梦”,“没有任何事情和问题与韩国坐在一起讨论”。

金与正两度发声,冷热不同

2018年6月,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左)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新加坡举行会晤。图/IC

针对朝美关系,金与正的态度有所不同。提及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表现出和金正恩会面的积极意愿,金与正说,朝方的态度是“对之(特朗普的表态)不想赋予任何意义”,“只是有必要提醒一下,眼下是2025年,而不是过去的2018年或2019年”。

2025年和2018年、2019年上一轮朝美接触时,有何不同?金与正用不少篇幅反复强调:现在朝鲜有了“不可逆转的拥核国地位及其能力”,这一点不容否认。不过,金与正也提出,朝鲜有意愿就无核化以外的问题和美国接触。

“我不想否认我们国家元首和美国现任总统之间的个人关系并不坏的事实。”金与正称,“两个拥核国家相持不下、走向对抗,这决不利于彼此。该有起码的判断力承认这点,那么,最好出于这一新思维方式寻找别的接触点。”

对于金与正此番谈话,韩联社评论道,这是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及白宫官员多次表示愿意和朝鲜进行无核化谈判后进行的回应,即朝美之间现在不会进行无核化谈判,但可以进行其他目的的谈判。

“先交朋友,再谈事情”

2018年6月,在新加坡,金正恩和特朗普在首次会晤中达成过四点共识:建立崭新的朝美关系,共同致力于建立半岛持久稳定的和平机制,实现半岛完全无核化,寻找并移交朝鲜战场上战俘和失踪者的遗骸。

其中,朝鲜以逐步放弃核武器、关闭核设施,换取美方逐步解除制裁,是最为关键的议题。但在2019年2月于越南河内进行的第二次“金特会”上,由于特朗普在最后时刻突然要求朝鲜多关闭一处“秘密核设施”来换取解除制裁,谈判不欢而散。此后,特朗普和金正恩曾在2019年6月于板门店“非军事区”进行一次“突然会面”,但显然没能推动朝美后续达成新的共识。

时隔6年后,金与正在此次谈话中强调朝鲜“对维护自己当前国家地位的任何选项持开放态度”,并称朝美不应“走向对抗”。有分析认为,这种表述与朝美“新加坡共识”中的建立新的朝美关系、建立半岛持久稳定和平机制的内容,相互呼应。

“朝鲜方面的指向很明确。”纽约亚太和平研究所创始所长马克·巴里曾参与六方会谈工作,并多次和朝鲜高层会面,他对《中国新闻周刊》指出,金正恩在此前的会晤中意识到,特朗普是一个“不可靠,不守信用,只寻求即时利益的人”。

因此,面对特朗普2025年以来多次表示“愿意和金正恩谈无核化”的举动,朝鲜方面以“有核国家”自居,迫使特朗普绕开最想实现的“朝鲜全面弃核”目标,转而通过谈论朝美建立工作关系等其他双方曾达成过初步共识的话题,争取和金正恩会晤。

表面上看,一旦双方能就这些议题达成新的共识,特朗普就能重现“金特会”,宣布自己的外交胜利,和金正恩实现“双赢”。但事实上,虽然美方在这个过程中不可能承认朝鲜“有核”,但一旦特朗普和金正恩相对而坐,这个场景就会成为金与正所说的“两个拥核国家”间的平等对话。

特朗普深知这一点。当前特朗普团队中最重要的朝鲜问题专家、现任美国国务院政务副国务卿胡克(Allison Hooker)就多次指出,朝鲜无核化是美朝接触的底线。胡克还强调,以“弃核”换取美国解除制裁,已经是朝鲜可以获得的“最好的协议”。

金与正此番谈话,则可以被视为对胡克观点的直接回应。金与正称,如果美方依然将“朝美首脑之间的个人关系和无核化目的置于一条线上”,就是对朝鲜的愚弄;如果美方依然执着于推动朝鲜无核化的“失败的过去”,则“朝美会晤只能停留在美方的‘希望’上”。

看起来,朝美这轮“隔空谈判”又走到了死胡同。韩国前国会议员、前青瓦台国政状况室室长李光宰曾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朝美谈判的问题就在于,敌对情绪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得到缓解,而且双方的文化也不同,“依照东方的文化,我们可能先交朋友,然后再去谈具体的事情,但是西方国家会先谈具体的内容,再确定能否成为朋友”。

6年前,正是因为特朗普想在两次“金特会”上毕其功于一役,通过恩威并施立即实现朝鲜全面弃核,才导致朝美谈判迅速破裂。如今,美方的公开表态虽然不变,但不少分析人士都认为,在朝鲜核武库已经“倍增”、美军一次打击无法彻底摧毁朝鲜核能力的情况下,“先交朋友,再谈事情”,最后走向半岛无核化,或许才是更好的路径。

一个细节是,今年6月,有美国媒体曾曝出特朗普想向金正恩致亲笔信,但在通过朝美联络常用的“纽约渠道”(朝鲜驻纽约联合国代表团)递送时,被朝方“拒收”。白宫并未否认此事,而是表示特朗普“对互换亲笔信依然持开放态度”。

有分析人士指出,这件事至少意味着两点。首先,朝美之间的“纽约渠道”仍在正常运作,能够沟通一般事务。其次,特朗普已经意识到,简单地通过工作层级渠道向金正恩“发信”,没有给予朝方足够的尊重,朝美之间需要更加对等的接触。

“金特会”能否重现?

不过,随着国际局势变化,“金特会”能否重现,并不完全取决于当事双方。巴里指出,当前最重要的变量因素有两个,一是金正恩何时和李在明政府重启高层接触,二是俄乌冲突是否会真的走向停战。第二个因素将让金正恩决定是否有必要调整当前的外交战略,第一个因素则在很大程度上受李在明对朝政策的影响。

李在明就任总统以来,看似做出一系列缓和半岛局势的举措,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真有强烈意愿推进朝韩领导人会晤。事实上,李在明胜选总统之际,作为其两届竞选团队东北亚事务顾问的权起植就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朝韩关系在尹锡悦政府时期跌至历史最低点,不可能突然好转。而且,我们认为朝鲜目前重点推进朝俄关系,且朝美对话尚未举行。在此背景下,新政府的统一政策有必要控制速度。现阶段,新政府可能致力于努力与朝鲜恢复对话接触,并采取措施逐步恢复互信。”

金大中、卢武铉对朝韩关系抱有理想主义态度;文在寅则是“家乡在北”,怀有统一后定居朝鲜的“水晶球之梦”;而出身韩国底层社会、与朝鲜素无渊源的李在明,对处理朝韩关系更偏向务实主义,选择“控制速度”并不令人意外。

在7月28日发布的谈话中,金与正也点出了李在明政府的“两面性”:“ 在表面上吐出缓和朝鲜半岛紧张局势、改善朝韩关系等甜言蜜语,但对韩美同盟的盲目信从和与朝鲜对抗到底的意图是与前任毫无两样的。”

虽然宣称和韩国无话可谈,但事实上,金与正在谈话中还是提出了一项进一步检验韩方诚意的问题:韩美军演。她说,“世人在不久后就会目睹”“ 侵略性质浓厚的大规模联合军演在我国南部边境外持续举行”。

有分析指出,这是朝鲜在本轮“隔空谈判”中对韩美提出的第一个实质性条件:想梦回2018年、2019年,就必须先拿出当时“暂停军演”的友好态度。8月中旬一年一度的韩美“乙支自由护盾”演习,是否进行、规模如何,就是第一重考验。

对此,李在明政府给予了积极但模糊的回应。韩国新任统一部长官郑东泳在朝中社发布上述谈话数小时后即表示,将向李在明提议“调整”韩美军演。他强调,前总统尹锡悦执政时期的韩美军演方针“不会延续”,但并未明确将缩减规模还是延期举行。

多位韩美分析人士对《中国新闻周刊》指出,考虑到朝韩各有自己的政治议程,且金与正已经将朝鲜领导人10月前往韩国庆州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称为韩方的“白日梦”,双方关系最快也要等到2026年才会取得积极进展,而且未必如2018年初那样,在恢复接触后迅速对外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