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报道,2025年7月22日,这个看似平常的日子,却因一场大规模抗议活动,在乌克兰历史上刻下了沉重的一笔。数千名抗议者高举着“反腐归零”“否决恶法”等醒目标语,愤怒地呼喊着口号,包围了总统府。不仅是基辅,利沃夫、第聂伯罗、敖德萨等城市也同步陷入这场抗议浪潮之中。参与的人群成分复杂,有普通平民、退伍军人,甚至现役士兵也加入其中,而且以女性和年轻人居多。在战时实行的宵禁之下,仍有部分民众怀着对现状的极度不满,毅然冒险上街,表达自己的诉求。
乌克兰首都基辅市中心22日举行反对政府削弱反贪腐机构的抗议活动,一名女子举起手机,萤幕上秀出「否决」字样。(资料图)
这场抗议活动的导火索,是泽连斯基在7月22日签署的《第12414号法案》。该法案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直接剥夺了国家反腐败局(NABU)和特别反腐败检察官办公室(SAPO)这两大独立反腐机构的调查权和起诉权,将它们置于总统任命的总检察长直接掌控之下。这意味着总检察长可以随意干预调查、调走案件,甚至终止侦查,使得这两个自2015年“颜色革命”后建立起来的独立反腐体系,面临着被终结的命运。而在法案通过的前一天,国家安全局以莫须有的“通俄”“毒品贩运”等罪名,突袭了NABU,在没有搜查令的情况下,拘留了多名员工,这一系列操作,无疑被民众看作是政府在为清除反腐调查障碍而进行的前期准备。
持续三年的俄乌冲突,也在乌克兰社会内部埋下了诸多矛盾的种子。战争导致乌军伤亡惨重,大片领土不断流失,前线的士兵们在物资短缺的艰难条件下浴血奋战,而后方官员却深陷贪腐丑闻,这种鲜明的对比,极大地刺痛了民众的心。自2024年以来,军方多次曝光后勤部门挪用装备资金的情况,到了2025年春季大反攻失败,更是让民众心中“牺牲无意义”的情绪彻底爆发。就像一位抗议者奥列克桑德·特伦所说:“我们在前线失去双腿,政府却在保护贪官,谁还愿意为这样的体制战斗?”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场抗议活动不断升级,影响力持续扩大。截至7月25日,抗议范围已经扩散至12个州。敖德萨港的工人发起罢工,导致粮食出口陷入停滞;利沃夫州国民警卫队部分士兵通过佩戴黑纱的方式声援民众;哈尔科夫前线的士兵也通过社交媒体发布视频,呼吁“先反腐再抗俄”。民间组织“乌克兰反腐前线”顺势发起全国性抵制运动,号召民众拒绝缴纳非必要税款,这一倡议迅速获得了30万民众的签名支持。
抗议活动中,暴力冲突也时有发生。7月24日夜,基辅警方为驱散总统府周边的抗议者,使用了催泪瓦斯,这一行为造成了120人受伤,其中甚至包括3名无辜儿童。反对派议员季莫申科带领着支持者冲击议会围栏,与防暴警察发生了激烈的肢体冲突,最终15人被警方逮捕。这一事件通过现场直播迅速传播开来,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轩然大波,“泽连斯基向人民开战”的话题瞬间登上热搜。
泽连斯基(资料图)
面对来势汹汹的抗议活动,各方开始了一系列的博弈。泽连斯基在7月25日通过电视讲话,指责抗议者受到俄罗斯情报机构的操控,强调在战时必须维护国家统一,但同时也承诺会将法案中的部分条款提交给宪法法院进行审查。总理什梅加尔则与欧盟驻乌代表紧急会面,试图解释法案的目的是提高反腐效率,然而欧盟代表却回应称“行动比言辞更重要”。
反对派也借此机会积极发难。前总统波罗申科现身基辅抗议现场,呼吁泽连斯基立即撤回法案并辞职,随后他领导的“欧洲团结党”与季莫申科的“祖国党”宣布组建“反腐救国联盟”。民间智库“基辅国际研究所”分析认为,如果抗议活动持续下去,议会很可能会启动对泽连斯基的不信任投票。
在国际上,俄罗斯与西方也展开了舆论战。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表示抗议是乌克兰的内部事务,但同时强调腐败是基辅政权难以治愈的顽疾;欧盟则在7月26日发布声明,要求泽连斯基在48小时内给出实质性回应,否则将暂停对乌克兰司法改革的专项拨款;美国国会两党议员联合致函拜登,要求对抗议给乌克兰安全局势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这一举措暗示着美国可能会对其对乌战略做出调整。
这场大规模抗议活动,给乌克兰带来了深远的危机。在战时治理合法性方面,泽连斯基的支持率从2022年的91%急剧下降至2025年7月的32%,创下其任期内的新低。民调显示,高达67%的民众认为政府已经失去了代表人民的资格,58%的民众支持提前举行总统选举,然而战时宪法却规定在戒严期间不得进行选举,这就形成了一个难以破解的“合法性悖论”。在西方援助方面,德国总理朔尔茨在党内会议上暗示未来对乌援助需与反腐成效挂钩,法国总统马克龙呼吁建立国际监督机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表示将重新评估对乌贷款条件,重点审查反腐机构独立性的恢复情况,这无疑抬高了西方援助的“信任门槛”。从俄乌冲突的角度来看,俄罗斯军事专家科诺瓦洛夫分析指出,抗议活动可能会迫使乌军调整前线部署,从而为俄军创造“战略窗口期”。乌克兰国防部在7月26日紧急增派3个旅返回后方维持秩序,这一举动引发了外界对于“前线防御空虚”的担忧。
泽连斯基(资料图)
乌克兰局势存在着多种可能的发展路径。一是泽连斯基选择短期妥协,撤回法案中的关键条款,保留反腐机构的独立性,以此来换取抗议活动的平息,但这样做必然会使政府权威受到严重损害。二是反对派联合议会发起弹劾,在这一过程中,军方的态度将成为关键变量,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引发权力真空,导致局势更加混乱。三是西方进行外部干预,通过施压促成“全国和解政府”,将反对派与民间代表纳入其中,重塑乌克兰的治理架构。四是危机失控,抗议活动持续不断,引发社会动荡,俄罗斯趁机发动新的攻势,乌克兰将陷入“内忧外患”的恶性循环,国家命运岌岌可危。这场乌克兰的抗议风暴将走向何方,世界正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