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观新闻报道,基辅的秋夜总是带着点萧瑟,可这几天的总统府外,却被另一种更灼人的气息笼罩着。数千人举着标语挤在广场上,有人把乌克兰国旗撕成碎片往警戒线里扔,防暴警察的盾牌阵被推得东倒西歪。扩音喇叭里反复喊着“解散议会”,混着此起彼伏的哨声,活像一场失控的街头派对——只不过这场派对的赌注,是整个国家的命运。谁也没想到,打破两年多“战时团结”幻象的,会是一纸关于反腐机构的法案。
乌克兰政府(资料图)
一、从街头怒火到全国骚动
最高拉达通过的新规矩,简单说就是把国家反腐败局(NABU)和特别反腐败检察官办公室(SAPO)这两家机构,彻底划归总检察长管了。听起来像是机构调整,可明眼人都知道,这等于把2015年西方帮忙搭起来的反腐架子给拆了。要知道,这俩机构当年可是照着西方图纸造的,专门盯着总统圈子里的人。查过军方采购的猫腻,也掀过官员贪腐的老底,算是乌克兰给欧盟递投名状的重要筹码。欧盟早就放话了,这俩机构能不能保持独立,直接关系着入盟谈判能不能往下走。
法案刚签完字,基辅总统府外就炸了锅。抗议的人举着“别卖国家”的牌子,跟防暴警察推来搡去。利沃夫、第聂伯罗这些大城市也跟着起哄,连前线士兵的家属都凑了过来,举着阵亡士兵的照片喊:“前线在流血,后方在护贪官!”这可是2022年开春以来头一遭,全国性的反政府活动,把“战时不准闹事”的默契撕得稀碎。
二、反腐只是个由头?
要说这俩反腐机构,确实是乌克兰民主转型的门面。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前后砸了2.3亿美元进去,就是想让它们当个样板。现在突然要把人家收编,欧盟那边立马拉下脸,说这是要刨乌克兰民主改革的根。但老百姓的火气,不全冲着这纸法案来。泽连斯基政府这三年,借着打仗的由头,把立法、司法、行政的权力都拢到自己手里了。这次把反腐机构收编,好多人觉得是要把最后一点监督也掐灭。有个叫奥列克桑德的退伍军人说得挺实在:“前线每天几百人送命,后方却在忙着保护贪官,我们到底为啥打仗?”之前有个民调,说68%的人觉得政府腐败已经影响到战局了,还有42%的人支持马上启动弹劾总统的程序。你看,这哪是争一个机构的死活,分明是对战时治理的全盘怀疑。
泽连斯基(资料图)
三、政府的应对有点慌
面对这么大的阵仗,泽连斯基在社交媒体上发了篇长文,写了足有上千字。一边说听到大家的声音了,承诺两周内搞个“强化正义”的联合计划;一边又说俄罗斯才是共同的敌人,改革是为了清除俄罗斯的渗透影响。
可老百姓不傻啊,直接就戳破了:为啥偏偏在反腐机构要查总统亲信的时候,突然要把人家收编?为啥抄家的时候连法院的搜查令都拿不出来?那篇讲话的收视率据说只有12%,创了他当总统三年来的新低,也是够尴尬的。
更麻烦的是内部开始散架。议会里60个亲欧派的议员,联名搞了个弹劾案,说泽连斯基破坏宪法秩序。军方那边也不消停,有人匿名跟《纽约时报》说,前线将领对削弱反腐机构意见大得很,觉得以后后勤腐败更没人管了。
前军方总司令扎卢日内的那些支持者,也借着抗议的机会发声,话里话外透着“得找个更能平衡西方的领导者”。这么一看,战时那种“总统说了算”的局面,好像要变成大家抢着说话了。
四、西方金主不开心了
欧盟那边反应最快,连夜开了紧急会议,说原定要给的50亿欧元经济援助先暂停,让乌克兰72小时内拿出保护反腐机构的方案来。欧洲议会外委会主席说得更直接:要是连反腐机构的独立性都保不住,入盟谈判就只能倒退回原点。
但欧盟内部也不是一条心。德国想硬气点,逼乌克兰改回来;法国却怕把泽连斯基逼急了,让亲俄的势力趁机冒头。这种分歧,其实早就藏在对乌政策里了,只是这次借着抗议摆到了台面上。
美国那边更有意思,国务院没第一时间表态,倒是特使凯洛格的女儿在社交媒体上骂这法案“蠢得离谱”。之前就有消息说,特朗普政府讨论过要不要换个乌克兰政权(这是西摩・赫什调查出来的),现在这么一搞,好多人都觉得,美国对泽连斯基可能已经没那么有耐心了。五角大楼还说要暂停新一批标枪导弹的运输,说是物流调整,可谁都看得出来,这是给抗议者递信号呢。
泽连斯基(资料图)
现在大家都在猜,泽连斯基会不会真的被推翻?议会弹劾这条路,理论上是走得通的。乌克兰宪法说,总统要是“破坏宪法秩序”,议会凑够三分之二的票就能弹劾。现在亲欧派议员占了38%,正在拉拢那20%的中间派。而且泽连斯基的任期其实2024年5月就满了,靠着戒严令接着干,本来就有点名不正言不顺,要是弹劾案送到宪法法院,麻烦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