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张彦宗

日前,IP地址是贵州的某位网友称,今年高考录取中贵州省招生考试院出现问题,填报志愿时,考了609分的他,从该院官网进入系统,通过办学地区筛选目标院校,再将心仪专业加入收藏。他所选的专业,系统仅标注编号为529,未明确标注是厦门大学马来西亚校区,导致他误以为是厦大本部的专业,误填报后被马来西亚分校录取。

潇湘晨报7月25日分头致电厦大马来西亚分校和贵州省教育考试院,后者电话没打通,前者回复记者称,有不少考生提出退档申请,但学校操作需要贵州省考试院发函,学校没有权限。九派新闻报道了贵州省招生考试院给出的解决方案,说考生可联系厦大马来西亚分校要求退档,或者复习一年明年再考。

厦大马来西亚分校每年学费高达几万,上述考生计划复读一年再考,也联系了复读学校,但他想要贵州省招院承认志愿填报系统存在疏漏,公开说明情况并道歉,同时保障被误录取的考生能够安心准备复读,减少网络舆论带来的负面影响。显然,贵州省招院目前的态度,让他有些失望。

高分考生误填厦大马来西亚分校,考试院别那么冷漠

对于志愿填报系统为何没有用文字标注厦大马来西亚分校,贵州省招院一工作人员回应,这一问题已有多名家长来电咨询,“有家长指出去年系统上就有标注分校,今年为什么没有,那是因为每年系统都会更新。我们的志愿书中写得很清楚,本部和分校专业的代码也不一样。”

在贵州省招院看来,考生应先查看官方提供的专业目录,核查专业代码,再进行填报,不应直接在系统上筛选,系统每年都会更新。

这让人有点不解。虽说志愿填报事关人生前途,个人再怎么谨慎也不为过,但如果系统能像往年一样,在专业后面标注分校,就能大大地降低考生误选的几率。上述考生也提到,选山东大学的威海分校,要在分类里选择威海,选东北大学的秦皇岛分校,要在分类里选择秦皇岛,这样几乎没有出错的可能。若系统给海外分校单独分类,就能避免这类误报。

从目前各方透露的信息看,一旦误填报,如果不想去录取的高校就读,复读似乎是最省事的办法。若考生被高校退档,还能参加征集志愿。征集志愿填报有窗口期,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但厦大马来西亚分校这边,让省招院发函,省招院则说档案已经到了高校,让个人联系高校退档,考生夹在中间动弹不得,可以想象他们心情的焦急。

误报志愿导致被误录取,前面说了,考生没仔细核对招生专业目录,当然是一个重要因素,但省招院系统上的变动,若未及时让考生知晓,也不能说没有责任。而且,就招生系统来说,如果确定是误填报了志愿,理应有应急措施,比如第一时间帮助考生联系高校退档,这肯定比考生个人来回奔波更有效率。

高分考生误填厦大马来西亚分校,考试院别那么冷漠

资料图:厦大马来西亚分校

从厦大马来西亚分校的反馈看,目前已经有不少学生进行了退档申请,从侧面说明考生要求退档很可能是因为误选,并非反悔后随意编造理由。既然高校表示发个函就能退档,贵州省招院没理由推三阻四。

高分考生误填报,对厦大马来西亚分校也会有影响,因为会妨碍其他真想上这个分校的考生,影响招生计划的完成。对于贵州省招院而言,现在重要的不是重申原则,而是解决问题,看有没有办法尽量减轻对考生和高校招生的影响。

“或者复读一年明年再考”,这话说得轻巧,但考生个人要付出高昂的代价。按照一般理解,省招院应该服务高校与考生,也宣传要为高考生保驾护航,若志愿系统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考生申请退档的机制有待畅通,就不能放任不管、置身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