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的局势对俄罗斯越来越有利,7月21日,在俄罗斯媒体《沙皇堡》的报道中,俄罗斯专家塔吉罗夫将俄罗斯胜利的原因归类为三项:一是,中国机床,二是,伊朗弹药,三是,朝鲜援军。
俄专家采访报道截图
这位俄专家自己总结了三大要点(报道截图)
自从俄乌战争开始,西方对俄罗斯实施上万项制裁,重点都是与军工相关的项目,只要涉及军工的重要设备,包括:精密机床、芯片等产品,禁止向俄罗斯出口,连通过第三方获取也不行。按照美国专家的说法,制裁将会使俄罗斯的国防工业“倒退5年”。
西方却发现,俄罗斯军工产能不减反增
在所有制裁中,机床最为重要,军工制造不离开机床,对飞机、导弹、坦克、潜艇等制造都是至关重要的。当欧美企业撤出俄罗斯机床市场,中国企业就可以填补俄罗斯机床市场的空白。经过多年努力,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显著提升,可以提供俄罗斯所需的一切设备,俄罗斯之所以能以一己之力抗衡整个西方,与中国机床供应有不小的关系。
俄罗斯军工生产自开战起,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的状态,生产总规模已经是北约的3倍,这可不能说功劳全是俄罗斯自身的努力。中国制造业的成功给俄罗斯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合作伙伴,对于俄罗斯对于降低经济对西方依赖等发挥了重大作用,现在俄罗斯离不开中国制造的机床。
消耗战,产能才是关键
大规模的军工生产对战争有直接的影响,俄乌战争本质就是消耗战,谁的军火更多谁占优。除了依赖自身的生产之外,俄罗斯从外部获得武器装备,尤其是弹药,其中伊朗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伊朗向俄罗斯提供无人机,还有各类弹药,具体数量不明白,但是规模绝对小不了,否则也不会被西方媒体关注。
俄罗斯在无人机技术领域曾相当落后,还不如乌克兰,但是在得到伊朗援助之后,情况不一样了,来自伊朗的自杀式无人机,绰号“伊朗小摩托”,成了俄罗斯打击乌克兰后方目标的主要武器,现在每天晚上都会发射数以百计的“伊朗小摩托”无人机。
“伊朗小摩托”大规模量产工作在高速运行
除了伊朗之外,朝鲜也向俄罗斯提供了大量的援助。根据韩国情报机构的说法,朝鲜已经向俄罗斯运输了28000个集装箱弹药,换算成炮弹,相当于1200万发122和152毫米炮弹。目前俄罗斯正在通过海运与铁路联运的方式,源源不断地将朝鲜武器弹药运送到俄乌前线。乌克兰军事情报机构的数据称,俄罗斯军队使用的炮弹约有一半来自朝鲜。
如果没有朝鲜,俄罗斯就不会有火力优势,这仗就打不下去了。相比之下,整个欧洲向乌克兰提供的炮弹不到200万发,也因此,在俄乌战场上,双方炮兵火力至少6:1,通常达到10:1,乌军拼掉多少人命也难以弥补这个差距。
朝鲜不仅仅有炮弹,还有重炮
如今朝鲜的援助越来越给力,最早只有弹药,如今除了炮弹,还有弹道导弹、自行大炮、远程火箭炮和迫击炮等等,到2024年底时,朝鲜军队也出现在俄乌战场上。对于朝鲜的援助,西方媒体相当痛恨,但是对于朝鲜却无可奈何,那本是一个经过多年制裁却仍然坚持发展的国度。
现在西方媒体正在大力宣传,俄罗斯将发动大规模夏季攻势,朝鲜军队也将参与其中。根据西方媒体报道,将有3万人朝鲜士兵参战,可能的进攻目标为敖德萨。
朝鲜军人在俄乌前线
俄罗斯媒体对于大规模夏季攻势是否以敖德萨为主存在争议,但是不否认,可能会发动进攻,攻势其实已经在进行中,已经“有条不紊地耗尽敌人”,也不否认朝鲜军队的参战,对进攻的结果更是自信,压根不相信会失败。原因也简单,有了中国机床,伊朗弹药,朝鲜援军,还有什么办不到?这一切都让现在的俄罗斯底气十足,完全不畏惧与北约直接对垒。
俄军现在在逐渐消耗乌克兰人
现在乌克兰正在组织防御,但是没有能力来弥补所有差距,如今只是俄罗斯如何选择的问题了。乌克兰保持不败的条件只有一个:北约参战。对于北约,俄罗斯没有任何畏惧,仅认为北约的存在理论上可以威慑俄罗斯,只会使行动计划复杂化。北约直接卷入俄乌战争,只能带来与俄罗斯的直接冲突,这是西方无法承受的后果。
俄乌战局对俄罗斯越来越有利,乌克兰已无力抵抗,北约更无心参战,战争的结局已注定,只是乌克兰何时接受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