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科技 文/崔鹏
得益于中国市场对豪华车型需求的增加,2016年的中国豪华车阵营精彩纷呈。
奔驰连续推出多款换代车型,销量增速甩开宝马和奥迪,大有颠覆TOP3排名顺序的气势;另一个豪华品牌凯迪拉克全年销量拿下超过45%的同比增幅,表现也堪称亮眼。
去年凯迪拉克也推出了新款旗舰轿车CT6,这款车无论是设计、操控、配置还是科技感层面,都代表着凯迪拉克乃至母公司通用集团的最高水准。
它也被凯迪拉克官方冠以了“新美式’科技’旗舰”的称号,宣称这款车型搭载了众多黑科技,尤其是在用户体验层面较普通豪华车有明显优势。
那么事实如何?我们亲身体验了一下。
流媒体后视镜
总的来说,这个后视镜挺炫酷的,堪称CT6上最有科技感的模块。这种科技感指并非工业制造领域的科技,即使从纯科技角度来看它,也充满创意。
与智能手机用触摸屏取代按键操作类似,CT6上这枚流媒体后视镜可以完美取代传统后视镜,甚至功能更强大。
这个1280X240的显示屏可以通过车辆后面的两个摄像头,将场景投射到后视镜上,凯迪拉克官方宣称其具备高达80度的可视视角,是传统后视镜的三倍。
从实际体验来看,效果的确不错,显示清晰度很高,视角也足够宽阔,如果能在纵向尤其是向下覆盖更多区域,会极大减少视野盲区的面积,提高行驶安全性。
通用的工程师告诉搜狐科技,因为这款后视镜取代了传统的镜面,可能会对行车安全产生未知后果,通用还和各国政府监管部门做了逐一沟通,让他们相信这项新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最终拿到了通行证。
有条件的用户还是可以体验下,效果真的很不错。不过,目前市面上有一些后装后视镜也具备类似功能,通用的工程师向搜狐科技表示,后装产品的稳定性和与车辆的匹配度可能没有原厂的好。
液晶仪表盘
说起液晶仪表盘,很多人会首先想起奔驰新E级。作为最擅长营造车内豪华氛围的公司,奔驰在新E和S中都配置了硕大的两块液晶玻璃屏幕,代替了传统仪表盘和中控屏幕的功能。
虽然双大屏联排在目前的豪华车型上并不多见,但从新一代奥迪TT开始,越来越多的量产豪华车都开始将液晶仪表盘作为科技卖点,CT6也不例外。
在凯迪拉克的“新美式科技旗舰”定位中,液晶仪表盘是重要的元素。配合凯迪拉克的CUE系统,这块液晶仪表盘可以调节出转速和时速等常规行车数据、导航信息、车辆胎压、行驶里程甚至是辅助驾驶功能等,信息量很大。同时还具备标准版和加强版两种模式。
从实际道路体验来看,这块液晶屏幕的显示亮度比较出色,清晰度很高,且具备足够的内置深度,即使在强光照射下也不会影响车主观察。
车主通过方向盘中的旋钮就可以完成调整过程,不需要车主扭头操作中控台;电子系统流畅度也很好,切换过程基本没有延迟,这些都能直接提升行驶安全性。
因为道路试驾时间只有不到两小时,所以这块液晶屏在不同环境下的稳定性我们暂时无法得知。
360度全景摄像头
这项配置已经不算新鲜,但凯迪拉克的体验方式很特别,它们把CT6的所有车窗和前后挡风玻璃都用遮光板围了起来,让驾驶员在车内全黑的环境下,仅仅依靠全景摄像头进行侧方停车和行驶。
在体验过程中搜狐科技发现这套全景摄像头图像清晰度令人满意,能够提供整个车辆的第三人称俯视视角,图像反应速度正常,能够很精确地辅助驾驶员进行“盲操作”,对于新手司机或者极端路况的倒车来说帮助很大。
美中不足的是,影像中车头和车尾四个边角地带依然存在着一小块阴影区域,对于追求极限精准的用户来说可能有些别扭。随车的通用工程师告诉搜狐科技,这是摄像头限制带来的死角区域,不影响正常使用。
不过话说回来,360度全景摄像头并不算特别新鲜的科技配置了,尤其在豪华品牌车型上,已经成为了一些品牌中高配车型的标配。
CUE系统略显老态
在这里必须要吐槽一下凯迪拉克的CUE系统。这款被官方定义为移动互联网体验的触屏多媒体导航系统,真的不太“移动互联网”,完全不具备互联网产品小步快跑、迭代不断的特点。自从几年前推出以来,一直没有做过更新。
问题集中体现在:导航系统比较难用,显示的信息也过少,对于习惯了手机导航的用户来说,它的界面也非常不人性化;号称移动互联网体验,却不能通过OTA方式空中升级,要知道这可是特斯拉自打出生起就具备的功能;更别说现在主流的机器学习功能了。
好在本月有消息称凯迪拉克即将推出新一代CUE系统,不但能够OTA空中升级软件,还能给用户分配专属的CUE账户,各种车辆电子功能设置都可以保存并转移至其他凯迪拉克产品中去。同时导航功能也经过了重新设计,具备基础的LBS功能,比如路况信息、油价和停车位信息。
嗯,赶紧把旗下的车型都更新一遍吧。
Carplay体验
CT6上的Carplay功能需要USB线连接手机和车机,电话、信息、导航和音乐等基础功能都涵盖在内,这些没什么可说的。至于第三方应用,用户在手机上下载了Carplay支持的应用后,也会被等比例映射到车机上去。
体验了车载噪音环境下的语音呼叫拨打电话功能,识别精度比较高。体验了QQ音乐这个第三方应用,播放和切换歌曲速度很快。屏幕在被日光长时间照射,温度升高的情况下,稳定性也很好,依然能够用手指流畅操作。
这里要单独提一下CT6的手写输入板,这是新加入CUE系统的功能,可以控制中控屏上的多媒体系统。它有一个用户体验很好的细节是,当车主用触摸板切换应用或者选项时,触摸板有一个力度反馈给到用户手指,用户不需要一直盯着中控屏调节,提高了行驶安全性,也能避免很多误操作现象出现。
由于体验时间非常仓促,行驶过程中的Carplay体验我们并没有机会感受。
混动版本
此行我们也体验了混动版的CT6,现场工程师告诉我们这辆车的续航里程能超过900公里,听起来很吓人,但不知道这是高速路况的续航里程还是综合路况的。
我们体验的这台CT6插电版车型可以实现纯电动模式起步,好处显而易见,电动车起步全扭矩让用户在红绿灯基本处于“无敌”状态,当时速超过50公里后发动机开始介入,熟悉的轰鸣声就会回来。
起步用电机,后续靠发动机,中间的加减速过程扭矩输出也比较平顺,基本没有顿挫感,这套行驶模式的用户体验还是很不错的。
其他方面,混动版本在纯电动模式下行驶里程为80公里,5小时充满电池组。车辆上的很多功能由电机驱动,比如AC和座椅加热,不需要发动机启动就能产生效果。这在冬天和夏天是很实用的功能,上车之后立刻能够享受冷风或者暖气,而不用提前热车。
后备箱容积缩减过半(电池组挤占了空间)是一件比较遗憾的事情,毕竟拥有超过900公里续航里程的车,用户应该很想赛一堆东西在后备箱里。
机械制造业领域的科技亮点
有几个点属于凯迪拉克在工业制造领域的科技创新,我们觉得也有必要提一下实际体验的感受。
首先是CT6的启停系统系统,市面上主流的智能启停系统不同,CT6在启停的瞬间,震动感很小。而绝大多数车型的启停系统在启动时都有明显的震动感,许多车主上车后也都会首先关掉这个“鸡肋”功能。
其次是 ARS 主动后轮转向系统对车辆转弯的帮助,亲身体验了两个调头弯发现,完全不像在开一台长度接近5米2的D级车型,跟一般的C级车转弯半径差不多,甚至更优。这对于复杂的城市路况来说无疑是一个福利,对于追求操控的车主来说也是好事。
第三是发动机闭缸技术,能够让CT6在高速巡航等低功耗状况下关闭6缸的两个缸。其实在北美这种路况条件好、车速快、高速多的区域,用户开启定速巡航,V6发动机关闭两个缸,能够极大提升燃油经济性,间接为车主省钱。
但我们并不确定,在中国的复杂路况下,尤其是北上广深等一线拥堵城市,这项技术有多大发挥空间。不过这个技术真的很棒,福特旗下的新款嘉年华技术也具备闭缸功能。
后记:
总体来说,CT6是一款在设计语言方面出色的作品,整车安全性和驾驶感受也都达到了D级车应有的水准,作为锦上添花提升车辆定位的科技配置,也都比较实用。这辆车还拥有一般美式车型所不具备的细节感和较高的用户体验。
不谈销量的话,这是一款优质产品,但带上价格和品牌因素,可能是制约消费者选择这款车的两个心里障碍。从一个科技媒体来看,CT6目前的科技含量并不算高,很多技术在竞争对手那里也都有配置,尤其是考虑到它旗舰车型的定位,可以拥有更多高科技元素,但我们愿意对凯迪拉克的这次尝试报以支持。
重塑品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凯迪拉克应该是走在了正确的路上,只是不知道他们的耐心有多少。